5·15投資者保護日 - 深入解讀新“國九條”

4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第三次國務院層面出臺資本市場指導性文件(簡稱新“國九條”)。在《意見》出臺之際,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對新“國九條”進行權威解讀。
補短板強弱項
回應投資者關切
吳清表示,本次出臺的資本市場新“國九條”,是繼2004年、2014年兩個“國九條”之后,又時隔10年,國務院再次專門出臺的資本市場指導性文件。與前兩個“國九條”相比,新“國九條”的內容有自身特點。
一是充分體現資本市場的政治性、人民性。強調要堅持和加強黨對資本市場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更加有效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二是充分體現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的主線。強調要堅持穩為基調,要強本強基,嚴監嚴管,以資本市場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大局。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出臺的新“國九條”不回避熱點關切,充分體現目標導向、問題導向。
未來5年、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
資本市場發展目標公布
新“國九條”聚焦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中心,錨定金融強國建設這一奮斗目標,分階段提出了未來5年、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資本市場發展目標。
未來5年,基本形成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框架。投資者保護制度機制更加完善。上市公司質量和結構明顯優化,證券基金期貨機構實力持續增強。資本市場監管能力和有效性大幅提高。
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資本市場。
到本世紀中葉,資本市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建成與金融強國相匹配的高質量資本市場。
配套制度規則發布
形成“1+N”政策體系
圍繞新“國九條”,證監會若干配套制度規則也相繼發布。吳清表示,新“國九條”堅持系統思維、遠近結合、綜合施策,與證監會會同相關方面組織實施的落實安排,共同形成“1+N”政策體系。其中,“1”就是《意見》本身,“N”就是若干配套制度規則。
今年3月,證監會已發布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加強上市公司持續監管等4個配套政策文件。12日,證監會又發布加強退市監管的配套政策文件,并對6項具體制度規則公開征求意見,交易所也就一批自律規則同步征求意見。
吳清表示,在強監管方面,證監會將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資本市場監管體系,全面落實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
在防范風險方面,吳清表示將提出一系列機制安排和政策舉措。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證監會將認真落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增強資本市場制度的適應性、包容性,促進資本形成,更好服務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等創新,有效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合力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資本市場參與主體眾多、運行機理復雜,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各方的合力。吳清表示,新“國九條”對其中很多重要的方面都做了安排。
一個好的市場生態,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將共生共長、長線短線各類資金各得其所、發行人投資人相互成就、市場各參與方歸位盡責、監管與市場良性互動,這需要各相關方面一道,共同把握好投融資、一二級市場、入口與出口、場內與場外等各類均衡關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資本市場有效治理。
在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方面,新“國九條”既強調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這個“基本盤”,又著眼于營造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得好的政策環境,推動保險資金、社保基金、養老金等長期資金入市分類作出部署。
吳清表示,《意見》強調加強法治,圍繞大幅提升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完善行政、刑事、民事立體化追責體系,提出了不少硬措施。我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抓下去,資本市場一定會更加海晏河清。此外,《意見》對深化央地和部際協調聯動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證監會將繼續加強與各方面的工作協同,促進形成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以自身建設全面從嚴
帶動監管工作全面從嚴
針對新“國九條”對加強證監會自身建設提出的要求,證監會系統已經作出相應布置,推出具體措施。
吳清表示,將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刀刃向內的決心全面貫徹嚴監管嚴管理的要求,以自身建設的全面從嚴,帶動監管工作全面從嚴。
證監會系統將繼續聚焦鏟除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條件,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參考來源:央視網